6月30日,汨罗市自然资源局举办2023年“七一”建党节暨半年度工作讲评大会,会上对2023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该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党支部获评 “先进党支部”称号。
自汨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党支部成立以来,以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不动产登记业务双向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党建+不动产登记”品牌,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登记服务效能提升,统筹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协调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不动产登记业务同频共振,努力让不动产登记“工作有态度,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
一、党建引领,激发服务活力。 坚持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思路,围绕“党建+不动产登记”融合发展模式,将政治理论学习纳入日常业务工作,充分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大力提升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汨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党员先锋队,服务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在引导咨询、收件受理、上门服务等环节上,贴心、热情细致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同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了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目标。聚焦不动产登记“六不准”,补齐作风建设短板,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夯实了纪律底线。
二、凝心聚力,优化窗口设置 。以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为抓手,以党建引领窗口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干部成为窗口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旗帜”,推动登记质量和作风建设双提升,打造“规范、便民、廉洁、高效”的不动产登记窗口,努力锻造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服务高效的不动产登记队伍。完善登记、交易、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综合窗口功能,实现商品房转移登记、预告登记和抵押登记由“5个工作日办结”向“1个工作日办结”和加急件当日办结的突破,查封登记、抵押注销登记“即来即办”。大力推广“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登记平台应用,突破企业和群众办理登记的时空限制,在家门口就能办证。设置“企业专窗”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优化营商环境,全域开展“交房即交证”改革,实现了友阿玉玺等9个楼盘,近3700户业主交房的同时,同步取得不动产证书。全力推进不动产电子证照在廉租房资格申请、公安户籍迁移、教育资格认定等方面的应用业务,进一步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三、延伸触角,提升服务水平。 不断拓宽服务渠道,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窗办事平台,在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和友阿玉玺等4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售楼部以及2家房产中介设置了近60个便民服务点,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可在公积金中心或银行及企业一站式办结,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群众办理登记业务“就近办、及时办”目标,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行“容缺受理”“线上预约”“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组织党员干部对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开通“企业办证绿色通道”,采取专人负责对接、专人全程帮办,实现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当日受理、当日办结,切实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不动产登记的速度和温度。
四、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改革创新是不动产登记工作发展的活力源泉和亮点,今年,我们以农村产权制度的创新和登记作为盘活农村自然资源的基础。6月16日,我们向汨罗水库管理所核发全市第一本涉及水资源的,即汨罗水库的不动产权证,为三资改革、水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设提供了产权保护。6月9日,我们向弼时镇弼时村汉山片区老屋组、淡竹组、熊家组等三个组农民集体颁发我市首本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产权支撑。基本完成我市145951栋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成果权籍调查成果的审核入库,初步建成农村地籍数据库,对于符合登记条件的117976户房屋实现应登尽登,印发纸质不动产权证书8.2万本。为农村产权抵(质)改革和农村资产盘活提供最础的改革支持。在全省首次核发农业生产设施用地的不动产权证,为企业融资开通新的抵押物通道。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争取在11月份核发首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动产证书。
下一步,汨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党支部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在自然资源政务服务领域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和办事企业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