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君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2011-11-10 00:00 来源:规划科
浏览字号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则... 3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 3
第二节  规划范围与期限... 3
第三节  规划效力... 4
第二章  规划背景... 5
第一节  区域概况... 5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5
第三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7
第四节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8
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
第一节  区域发展功能定位... 11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11
第三节  土地利用战略... 13
第四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控目标... 14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模与结构调整... 17
第一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 17
第二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8
第三节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0
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1
第一节  农用地布局优化... 21
第二节  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22
第六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5
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措施... 25
第二节  加大耕地补充力度措施... 26
第三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27
第四节  强化耕地质量建设... 28
第七章  建设用地调控... 30
第一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30
第二节  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 31
第三节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3
第八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36
第一节  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36
第二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 36
第三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程... 36
第四节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37
第五节  土地生态建设工程... 39
第九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41
第十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46
第一节  生态用地规模和布局... 46
第二节  加强土地生态屏障用地保护... 46
第三节  压覆矿产资源查询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7
第十一章  土地整治规划... 49
第一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模... 49
第二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 50
第十二章  镇、办事处土地利用调控... 51
第一节  落实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 51
第二节  镇(办事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51
第三节  加强镇(办事处)级土地利用调控... 52
第十三章  近期土地利用安排... 53
第一节  近期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53
第二节  近期土地整治任务... 53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4
第一节  规划实施的行政措施... 54
第二节  规划实施的法律措施... 54
第三节  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 55
第四节  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 55
第五节  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56
第十五章  附则... 57
   
前  言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物质载体。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编制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促进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岳阳市君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为保障君山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耕地保护,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强依法用地观念等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的加剧,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快速发展,以及岳阳市纳入湖南省“3+5”城市群和长株潭设立“两型社会”国家试验区以来,君山区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机遇和挑战中,如何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君山区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君山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务院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有关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部署,岳阳市君山区人民政府决定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岳阳市君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君山区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控制城乡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用地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土地基本国策,实施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战略,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引导与市场调节、局部与全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规划原则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节  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君山区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土地,包括柳林洲镇、西城办事处、钱粮湖镇、良心堡镇、采桑湖镇、广兴洲镇、许市镇、天井山林场、广兴洲渔场和岳阳监狱,土地总面积为670.82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第三节  规划效力
本规划由岳阳市君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本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辖区内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市、村镇、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生态建设等相关规划,应当与本规划相衔接,必须符合本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
涉及本规划的修改,必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本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

第二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区域概况
君山区地处湖南省北部,岳阳市西部,北依长江,南绕洞庭,通过宏伟的洞庭湖大桥与岳阳楼区相连。全境东西长50.5千米,南北宽37.5千米,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9°18′59″至29°38′43″和东经112°37′26″至113°08′34″之间。区政府机关驻地柳林州镇,东距岳阳楼区15.0千米,西距华容50.0千米,距省会长沙约160.0千米。
2005年末,全区总面积为67082.34公顷,辖柳林洲镇、西城办事处、钱粮湖镇、良心堡镇、采桑湖镇、广兴洲镇、许市镇、天井山林场、广兴洲渔场、岳阳监狱(岳阳监狱直属湖南省司法厅)。全区总人口为229772人。其中城镇人口68932人,占总人口的30.00%,农村人口160840人,占70.00%。全区实现GDP 20209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587万元,比上年增长3.00%,第二产业增加值57948万元,比上年增长26.40%,第三产业增加值6356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GDP为8787元,全区三大产业结构为39.8:28.7:31.5。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一、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2005年末,全区土地总面积67082.34公顷。其中:
农用地40569.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48%。其中耕地26219.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09%;园地775.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6%;林地3877.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78%;其他农用地9696.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45%。
建设用地8067.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02%。其中城乡建设用地4957.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9%;交通水利用地2973.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43%;其他建设用地136.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0%。
其他土地18445.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50%。其中水域16815.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07%;自然保留地1629.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3%。
二、土地利用特点
(一)农用地比重高,以耕地为主
2005年,全区农用地为40569.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48%;其中耕地为26219.74公顷,占农用地的64.63%。
(二)土地利用率较低,其他土地以水域为主
2005年,全区土地利用率为72.50%,比岳阳市平均水平(82.77%)低10.27个百分点。其他土地中又以水域为主,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1.17%。
(三)土地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地域差异较明显
君山北临长江、南绕洞庭湖,地貌以平原为主,面积占全区85%以上。区域中北部低山丘岗地区多为林地,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多为耕地和城镇工矿用地,以及星罗棋布的湖泊、坑塘养殖水面。
(四)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2005年,全区农村居民点用地为4171.18公顷,人均用地面积为259.34平方米,超过岳阳市平均水平(211.88平方米)。
三、土地利用潜力
(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
全区待整理复垦开发区域面积25063.19公顷,新增耕地总潜力面积为1906.26公顷。其中: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适宜开发的土地面积为542.13公顷,新增耕地潜力面积378.08公顷;农用地待整理区域面积21905.24公顷,新增耕地潜力面积653.43公顷;农村居民点待整理区域面积2383.47公顷,新增耕地潜力面积691.25公顷;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适宜复垦的土地232.35公顷,新增耕地潜力面积183.50公顷。
(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
2005年末,全区共有存量建设用地33.00公顷。其中,闲置土地30.99公顷,空闲土地2.01公顷,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置换与挖掘,可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
(三)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
通过增加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优化内部结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改良部分中低产田,提高各类农用地生产水平,预计耕地和园地单位面积产量可提高15.00%以上,经济林、养殖水面单位面积产量也可有较大提高。
第三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重用轻养,耕地质量下降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利用强度越来越大,农作物复种指数平均在172%以上。重用轻养,对耕地进行掠夺式经营,重施化肥,轻有机肥,经营利用与整治保护不协调,从而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二、水域面积广阔,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2005年全区其他土地面积为18445.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50%,其中,水域为16815.97公顷,占其他土地的91.16%,全区实际可直接开发利用的土地不多。其中,滩涂沼泽虽然水源条件、土层土质条件、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但不利于泄洪、输水、调蓄等生态建设,大部分不能直接开发利用。
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城镇用地规模扩展较快,部分旧城区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城乡结合部部分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零散,“空心村”较多,土地利用整体效益不高。
四、局部土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
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矿产资源开采、部分工矿企业排污不达标,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水域和滩涂沼泽虽已得到利用,但属粗放型,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土地破坏较大;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给生态敏感的水源和湿地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四节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在中部崛起、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3+5”城市群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设立“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背景下,岳阳市君山区将迎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一)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机遇大
君山城区为岳阳市中心城区之一,与岳阳楼区仅一桥之隔,具有吸引国外和沿海技术、资金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这为处于追赶型发展阶段的君山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为君山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发挥重要作用。
(二)国家政策扶持
君山区是国家、省、市多项政策实施区,面临争取实质性项目支持的发展机遇。一是生态建设机遇。“十一五”期间,国家在湿地保护、污染处理、循环经济发展、林网建设等方面将进一步增加投入。二是洞庭湖区蓄洪安全建设机遇。洞庭湖区蓄洪分洪工程和安全建设工程是国家确定的重大水利工程,其中钱粮湖层山安全区试点建设工程已动工。三是城区一体化建设机遇。“十一五”期间,岳阳市实施城区一体化战略,君山城区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等将与市中心同步发展。
(三)君山区自身加快发展的条件更趋成熟
君山区南傍洞庭、北依长江,通江达海,省道306、202线贯穿全境,杭瑞高速公路和荆岳铁路即将实施,洞庭湖大桥将君山城区与岳阳楼区连成一体,东可接京广铁路和京港澳高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区内土地肥沃,农民人均耕地数量较高,主要农作物和养殖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地势平坦、建筑密度低、空闲用地较多,开发成本低。境内有君山公园、团湖荷花公园、天井山森林公园、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和观鸟区等旅游景区。区域东部三江口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丰富,七弓岭风力发电场已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此外,泊船装卸货项目建设也具有发展空间。水利、交通、电力、供水、通讯、城区建设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二、面临的挑战
(一)城镇空间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日益突出
君山区大部分处于平原地带,现有城镇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资源环境优越的地带,城镇周边拥有大量优质耕地,城镇扩展势必占用大量优质农田,这使得城镇空间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尤为突出。
(二)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任务相当艰巨
新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的布局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亟待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实施多元化土地利用结构的科学调整;城镇、交通、水利、能源等建设,加大了统筹协调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难度。

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  区域发展功能定位
君山区北靠长江,南绕洞庭,交通条件便捷,是岳阳市的生态农业和旅游服务业重要基地。在中部崛起、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3+5”城市群经济新格局、长株潭城市群设立“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背景下,按照岳阳市经济发展战略整体部署,结合君山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确立本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工业小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以城镇为依托,以地区传统旅游资源为主体,开发新型乡村生态旅游,适度开发湿地生态旅游,把君山区打造成为岳阳市的新型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休闲旅游区、秀美和谐新城区和岳阳市的“后花园”、“游乐园”。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新型产业聚集区
以杭瑞高速公路、荆岳铁路和省道306为依托,以工业小区和港区为载体,主动迎接“3+5”城市群辐射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突出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粮食加工、畜禽水产加工、果蔬加工、食品加工、棉麻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食品医药、新型材料、港口物流、商贸服务和电力能源等五大新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二)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料、无公害蔬菜、优质葡萄、特种水产、良种畜禽、速生林、芦苇和新品种花卉、茶叶等十大绿色农产品规模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一镇一品”格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创造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经济水平,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生态休闲旅游业
按照体现自然生态和湖乡湿地风光特色的要求,重点抓好君山岛风景旅游区、团湖荷花公园、东洞庭湖湿地观鸟区、天井山森林公园、濠河生态公园、千叉湖水乡生态游览区、“都市周末”休闲游览区、新洲片生态休闲新景区、六门闸美食街、风电场观光区、生态高科技园、周逸群烈士陵园、旅游商品市场和沿江沿湖风光带、柳毅路等项目建设,优先开发东洞庭湖湿地观鸟和团湖荷花公园两个精品旅游景区。
(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秀美和谐新城区
积极打造柳林洲镇挂口老城区、西城办事处九公里行政办公区以及君山工业小区三点一线连片的新城区风貌。积极发展小城镇,培育发展一批区域中心集镇,提升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和产业承接能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把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突出特色风格,提升品位档次,吸引农民进镇,聚集城镇人口,加速城镇发展。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好一批城乡干线道路和工业小区一纵五横的道路骨架,完成省道202改建工程,配合搞好荆岳铁路、杭瑞高速公路、大型物流配送及客运中心建设,实现区域范围内干线联网畅通。
二、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33.29亿元,2020年达到78.82亿元。
总人口:2010年为26.42万人,2020年为34.13万人。
城镇化水平:2010年达到38.00%,2020年达到48.50%。
森林覆盖率:2010年达到12.00%,2020年达到16.00%。
第三节  土地利用战略
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合理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展,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一、农用地利用战略
区内大部分土地属洞庭湖冲积平原,水土气候条件适宜农副产品生产。农业生产以发展避灾农业为主,培育高效种养殖业,重点建设粮油、棉花、蔬菜基地,力推无公害农产品,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岳阳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土地利用上合理安排耕地资源,保障经济作物种植用地,推动多渠道、多种经营模式发展。
二、生态环境、旅游用地战略
在大力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君山公园、团湖荷花公园、东洞庭湖观鸟区、天井山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开发乡村与湿地生态旅游,把传统的人文景观与现代生态旅游方式结合起来,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完善景点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新时代风格的风景观赏区,使旅游业发展成为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
三、城镇建设用地战略
合理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通过中心城区规模扩大和功能强化,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形成合理的用地结构体系,在扩大用地规模同时改善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充分利用地区资源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吸引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集约安排居民住宅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交通用地战略
加速构建区域公路主骨架,新建杭瑞高速公路和荆岳铁路,扩大对外辐射功能;以2条省道为主干线,实现区、镇、村各层次公路之间多节点连接;注重与小城镇建设、资源开发、旅游景区、码头、车站连接,为其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五、水利设施用地战略
着力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抓好洞庭湖区蓄洪分洪闸和安全区建设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第四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控目标
规划期内确保上级下达本区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完成,并努力做到:耕地质量逐步提高;农业用地得到有效保护和综合整治;非农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逐步缩小;土地整理由点到面全面展开,土地后备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有明显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配置,并与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
一、耕地保护目标
耕地保有量:2010年不低于25168.78公顷,2020年不低于25213.30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期内不低于22559.07公顷。
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建设用地总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8432.23公顷以内;2020年控制在9341.08公顷以内。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5223.44公顷以内;2020年控制在5529.82公顷以内。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1122.00公顷以内;2020年控制在1646.00公顷以内。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到2010年控制在人均111.74平方米以内;2020年控制在人均99.43平方米以内。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382.42公顷以内;2020年控制在1663.56公顷以内。
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374.22公顷以内;2020年控制在1434.22公顷以内。
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186.78公顷以内;2020年控制在760.48公顷以内。
三、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到2010年不低于251.88公顷;2020年不低于890.10公顷。
四、生态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质量显著提高。到2020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总规模10504.16公顷,新增耕地总规模890.10公顷;生态环境保护用地3698.50公顷,其中风景旅游用地区1316.89公顷,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1369.32公顷,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1012.29公顷;林业用地区3729.13公顷,并确保森林覆盖率达16.00%以上。
五、土地利用效率目标
土地利用率:到2010年达到72.70%;2020年达到73.33%。
土地产出率:到2010年每公顷达到4.96万元;2020年每公顷达到11.75万元。
万元GDP占地面积:到2010年控制在0.20公顷以内;2020年控制在0.085公顷以内。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模与结构调整
第一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末,全区农用地面积为40569.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48%。规划到2010年,全区农用地面积为40336.20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0.13%,较2005年减少232.94公顷;到2020年,全区农用地面积为39853.80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9.41%,较2005年减少715.34公顷。
一、耕地
2005年末,全区耕地面积为26219.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09%。规划到2010年,全区耕地面积为25168.78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52%,较2005年减少1050.96公顷;到2020年,全区耕地面积为25213.30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59%,较2005年减少1006.44公顷。
二、园地
2005年末,全区园地面积775.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6%。规划到2010年,全区园地面积1148.00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71%,较2005年增加372.96公顷;到2020年,全区园地面积1017.48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52%,较2005年增加242.44公顷。
三、林地
2005年末,全区林地面积3877.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78%。规划到2010年,全区林地面积4385.90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54%,较2005年增加508.28公顷;到2020年,全区林地面积4315.68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43%,较2005年增加438.06公顷。
四、其他农用地
2005年末,全区其他农用地面积9696.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45%。规划到2010年,全区其他农用地面积9633.52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4.36%,较2005年减少63.22公顷;到2020年,全区其他农用地面积9307.3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3.87%,较2005年减少389.40公顷。
第二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末,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8067.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02%。规划到201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8432.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57%,较2005年增加364.42公顷;到2020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9341.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92%,较2005年增加1273.27公顷。
一、城乡建设用地
2005年末,全区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4957.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9%。规划到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5223.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9%,较2005年增加265.63公顷;到2020年,全区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5529.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4%,较2005年增加572.01公顷。其中:
(一)城镇用地
2005年末,全区城镇用地用地规模597.44公顷。规划到2010年,城镇用地用地规模为992.60公顷,较2005年增加395.16公顷;到2020年,城镇用地用地规模为1522.60公顷,较2005年增加925.16公顷。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2005年末,全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4171.18公顷。规划到201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4101.44公顷,较2005年减少69.74公顷;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3883.82公顷,较2005年减少287.36公顷。
(三)采矿用地
2005年末,全区采矿用地规模6.50公顷。规划到2010年,采矿用地规模为5.50公顷,较2005年减少1.00公顷;到2020年,采矿用地规模为6.50公顷,与2005年规模保持不变。
(四)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2005年末,全区独立建设用地规模182.69公顷。规划到2010年,独立建设用地规模为123.90公顷,较2005年减少58.79公顷;到2020年,独立建设用地规模为116.90公顷,较2005年减少65.79公顷。
二、交通水利用地
2005年末,全区交通水利用地规模2973.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43%。规划到2010年,交通水利用地规模为3071.5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58%,较2005年增加97.79公顷;到2020年,全区交通水利用地规模为3655.01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45%,较2005年增加681.26公顷。
三、其他建设用地
2005年末,全区风景名胜设施用地、特殊用地等其他建设用地规模136.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0%。规划到2010年,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137.25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20%,较2005年增加1.00公顷;到2020年,全区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156.25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23%,较2005年增加20.00公顷。
第三节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005年末,全区水域、自然保留地等其他土地面积为18445.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50%。规划到2010年,其他土地面积18313.91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7.30%,较2005年减少131.48公顷;到2020年,全区其他土地面积17887.46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6.67%,较2005年减少557.93公顷。
一、水域
2005年末,全区水域面积为16815.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07%。规划到2010年,全区水域面积为16747.40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4.96%,较2005年减少68.57公顷;到2020年,全区水域面积为16556.09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4.69%,较2005年减少259.88公顷。
二、自然保留地
2005年末,全区自然保留地面积为1629.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3%。规划到2010年,全区自然保留地面积为1566.51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4%,较2005年减少62.91公顷;到2020年,全区自然保留地面积为1331.37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98%,较2005年减少298.05公顷。

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第一节  农用地布局优化
一、耕地布局优化
按照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参照君山区土地农业种植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选择适宜性程度较高的区域,优化耕地的空间布局。
君山地势自中北部天井山脉向东南逐渐由低山、丘陵、岗地过渡到平原,依地势可将全区分为中北部丘岗区、南部平原区、沿江湖滩涂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域开阔、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灌溉方便的中部及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钱粮湖镇、广兴洲镇、良心堡镇。规划期内通过加强集中连片的农用地整理,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对以上重点区域和重点镇的耕地实行重点保护,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质量有提高。
二、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规划期内,全区基本农田保护目标面积不低于22559.07公顷。充分考虑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优化区域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思路是:优先将生产条件好、交通便利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区与扩展区、城镇村发展预留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范围内不安排基本农田。区域基本农田布局调整后,广兴洲镇、钱粮湖镇、良心堡镇等镇基本农田比重较高。
三、林地布局优化
以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管好、用好现有林地,加强低效林地的改造。到2020年,全区林地面积为4315.68公顷。重点抓好生态公益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绿化宜林荒山荒地。根据本区区位条件,全区林业以生态林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沿长江、洞庭湖防护林及农田防护林网构成生态公益林主体;商品林中,平湖区重点发展速生丰产林,低山丘岗区发展经济果木林。
第二节  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坚持按照促进城镇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优化用地结构,因地制宜调整用地布局,切实改善城乡用地关系,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用地的整体利用效益。
一、城镇建设用地布局
加强城镇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城镇体系网络,优先发展重点城镇,适当发展一般镇。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优先保障中心城区、许市镇、钱粮湖镇等重点城镇用地。在空间上形成“一心两轴”城镇体系布局。“一心”是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两轴”指东西主要沿省道306,南北主要沿省道202方向多级发展的城镇发展轴,引导一般建制镇向两轴等主交通沿线集中布局,逐步形成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规划期内,中心城区用地布局主要向东、南方向发展;到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为1000.00公顷,城区扩展区规模200.00公顷。区域建制镇发展重点保障钱粮湖镇、许市镇等重点镇用地,到2020年,全区建制镇用地规模为522.60公顷。因地制宜划定各城镇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边界,确定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的范围。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切实搞好镇(办事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适度拆并自然村落,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逐步形成既保持传统特色、又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合理安排农村宅基地,从严控制规划区内农民住宅建设,禁止超标准占地建房,逐步解决当前超标准用地问题;引导和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流转,鼓励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强对“空心村”的改造,形成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布局重点是加强安全圈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并将圈内农村居民建新区与同等规模农村移民拆旧区相挂钩。到2010年和2020年,全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4101.44公顷和3883.82公顷以内。
三、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布局
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布局依据规划期内的重点项目选址范围布局,到2020年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6.50公顷和116.90公顷以内。
四、基础设施用地布局
保障交通用地需求。加强交通用地布局引导,优化用地结构配置,严格用地定额标准,促进君山区形成以荆岳铁路、杭瑞高速公路、省道306、省道202公路为主、各镇(办事处)农村道路为辅的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网络。
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规划期内区域水利设施建设主要以洞庭湖区蓄洪分洪闸和安全建设工程为主,同时加快各镇(办事处)湖、河堤坝的加固与改修工程。
五、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按照体现自然生态和湖乡湿地风光特色的要求,重点抓好君山岛风景旅游区、团湖荷花公园、东洞庭湖湿地观鸟区、天井山森林公园、濠河生态公园、千叉湖水乡生态游览区、“都市周末”休闲游览区、新洲片生态休闲新景区、六门闸美食街、风电场观光区、生态高科技园、周逸群烈士陵园、旅游商品市场和沿江沿湖风光带、柳毅路等项目建设。重点保障各风景名胜区服务设施用地,合计新增用地20.00公顷。其中,团湖荷花公园新增用地10.00公顷,东洞庭湖湿地观鸟区新增用地6.00公顷,濠河生态公园新增用地2.00公顷,千叉湖水乡生态游览区新增用地1.50公顷。

第六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措施
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将耕地保护目标纳入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内容,签订责任书。加大落实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责任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明确镇(办事处)耕地保护工作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至2020年末,君山区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为25213.30公顷,各镇(办事处)根据规划分解的耕地保护目标建立本镇(办事处)、村、组、户四级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明确各镇政府和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耕地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加强非农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合理性的评价与论证,引导项目落地尽量利用丘岗地或未利用地,少占或不占用耕地。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按相关标准对项目用地规模进行控制。提高占用耕地的经济成本,逐步减少单位投资和产出占用耕地量。至2010年末,全区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86.78公顷以内。
三、加强对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引导
合理引导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确保不因农业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必须按照数量质量相当的原则履行补充耕地义务。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
四、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力度
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及时复垦灾毁耕地。
第二节 加大耕地补充力度措施
一、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切实落实建设占用补充耕地法人责任制。按照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严格落实本区域补充耕地义务,确保耕地保护目标实现。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并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前提下,用于新开垦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市场化运作。
二、大力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积极稳妥地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三、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
加快关闭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矿山以及洪水损毁、挖损压占等废弃土地的复垦,立足优先农业利用、鼓励多用途使用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安排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规模和时序。
四、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前提下,依据土地利用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第三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规划期内确保全区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按照《岳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指标,规划期内君山区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22559.07公顷。以此为目标根据各镇(办事处)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和耕地资源质量状况,按照“保优不保劣”的原则分配落实各镇(办事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广兴洲镇、钱粮湖镇、良心堡镇等镇优质耕地是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
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积极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开展农田施肥,提升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和生产能力。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粮食主产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扶持力度。
三、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
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保护目标,依据基本农田划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参照君山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调整划定基本农田,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原有质量等级。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其他各类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须经国务院批准,并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绿化隔离带和防护林建设;禁止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进行挖塘养鱼、畜禽养殖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禁止临时工程用地和其他各种活动对基本农田耕作层造成永久性破坏。
四、积极推进洞庭湖区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
洞庭湖区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是依托大规模土地整理,将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排除或减缓各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影响,将项目区内耕地建设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标准优质粮田,并作为永久性基本农田加以保护的项目。通过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强防洪排涝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农田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将把洞庭湖区建设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五、建立基本农田保护长效管理机制
逐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目标考核与奖惩措施相结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把保护责任落到实处;建立有效的基本农田保护利益调节机制,做到妥善处理基本农田保护和利用中的利益关系,通过加大对种粮农户直接补贴、基本农田保护补贴,优先减免保护区地方的相关税费、相关投资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等方式,提高地方政府和农民保护基本农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完善规范的基本农田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基本农田的监管制度,实行基本农田占用听证和公告制度,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的社会监督;通过政策鼓励,项目引导,形成政府、集体、企业和个人相结合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投入机制,做到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第四节  强化耕地质量建设
一、加大耕地管护力度
按照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的要求,依据耕地等级实施差别化管护,对水田等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建立耕地保护台账管理制度,明确保护耕地的责任人、面积、耕地等级等基本情况。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推广节水抗旱技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移土培肥”等重大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二、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不降低
依据全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加强对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评价,从数量和产能两方面严格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对补充耕地质量未达到被占耕地质量的,按照质量折算增加补充耕地面积。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并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前提下,用于新开垦耕地的建设。

第七章  建设用地调控
第一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一、中心城区规划目标
按照岳阳市经济发展战略整体部署,结合君山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以工业小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突出发展食品医药、新型材料、货运物流、商贸服务等新型产业,力争把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岳阳市的产业发达,经济繁荣,环境秀美,交通便捷,具有高品位、特色鲜明的“后花园”。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柳林洲镇和西城办事处两片。2005年末,中心城区人口3.58万人,城区面积为274.84公顷,人均用地面积约为77.00平方米。其中,柳林洲镇城区面积为249.51公顷;西城办事处城区面积为25.33公顷。
规划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6.40万人,用地规模550.0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约为86.00平方米。
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10.99万人,用地规模1000.0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约为91.00平方米。
二、中心城区规划布局
根据城市空间导向因素及现状空间形态,城区用地主要发展方向为东进南扩,土地利用布局按照“完善功能定位、优化发展环境”的思路,完善行政区、商贸生活区、工业小区的用地,形成具有独特文化特征、园林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区。中心城区西城办事处片东部主要为君山工业小区用地,中部主要为区域行政中心;中心城区柳林洲镇片以西和西城办事处片以南主要为生态农业观赏旅游用地,柳林洲镇片南部沿旅游路两侧主要为旅游设施配套服务用地。
第二节  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
一、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期间要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控制,高效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着力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保障中心城区、重点建制镇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细化指标控制,加强对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控制,切实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到2020年,全区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529.82公顷以内,其中城镇用地控制在1522.60公顷以内,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3883.82公顷以内,采矿用地控制在6.50公顷以内,其他独立建设用地控制在116.90公顷以内。
二、加大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
继续加大对城镇闲置地、空闲地、批而未供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清查与整合力度,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规划和市场经济的手段引导和推动城镇土地置换。积极引导和推动工矿企业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尝试将盘活挖潜存量土地与用地计划指标挂钩,建立奖惩机制促进盘活挖潜工作。
三、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
1、合理控制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以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为目标,适应人口与经济增长要求,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和时序,引导中心城区和建制镇协调发展。严格执行国家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防止工业用地低效扩张,从严控制城镇工矿用地中工业用地比例。从严从紧控制独立选址项目的数量和用地规模,除矿山、军事及其他选址有特殊要求的用地外,新增工矿用地必须纳入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至2020年,全区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646.00公顷以内。
2、引导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控制城镇用地盲目扩张,坚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相协调,在符合城镇规划的前提下,鼓励适度提高建筑高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合理调控城镇用地增长的规模与速度,防止超越人口城镇化和就业结构转移的进程盲目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及普通住宅建设用地,切实保障民生用地,提高生态用地比例,促进城镇和谐发展。至2020年,全区城镇用地控制在1522.60公顷以内。
3、优化城镇内工矿用地布局和结构。控制工业区的数量和规模,大力推进工业项目向工业小区集中。将新增工业区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土地资源环境条件,优先保障技术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发展用地,重点保障与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主导产业用地。科学配置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用地,提高工业用地综合效益,促进地区产业链的形成。鼓励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发展新兴产业,降低用地成本,促进工业产业升级。调整优化工矿用地布局,降低城镇工矿用地中工矿用地比例,改变工矿用地布局分散、粗放低效的现状。规划君山工业小区用地200.00公顷,许市工业小区用地15.00公顷,并分别纳入到中心城区范围和许市镇区范围内。
四、整合规范农村居民点用地
1、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积极引导农村村民住宅有规划、有计划地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禁止超标准占地建房,逐步解决现有宅基地超标准问题。新建住宅应优先安排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地,村内有空闲地的,不再安排新增宅基地。引导和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流转,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
2、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做好村镇规划,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促进自然村落适当撤并。重点保障安全圈内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必需的建设用地,支持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发展。
3、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按照尊重民意、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强对“城镇中村”、“空心村”和“独家院”的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作为城乡增减挂钩置换建新区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并优先满足集体建设用地。鼓励钱粮湖、良心堡等镇农村居民进行移民安置,搬迁腾地。
第三节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为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按照城乡建设的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划定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布局。
一、允许建设区
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村庄、工矿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在节约集约用地原则下,规划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为5529.82公顷,其中,中心城区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为1000.00公顷。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庄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
指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前提下,区内土地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在特定条件下,可作为区域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建新留用区。选择允许建设区周边交通区位较好、辐射能力较强、经济发展条件较好且适宜建设的地方设置有条件建设区,规划到2020年,有条件建设区用地规模为329.20公顷,其中,中心城区有条件建设区用地规模为200.00公顷。
管制规则:本区应避让优质耕地和重要的生态环境用地,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用地按允许建设区的要求进行管理,区内线性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按照限制建设区的要求进行管理;在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已经用完,且所有约束指标没有突破的前提下,报经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区内土地可安排用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增建设用地;区内新增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用地受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并与拆并建设用地规模挂钩,实行“先拆后建”;区内建设占用的耕地,必须严格依靠辖区范围内的村庄拆并复垦补充;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限制建设区
指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以外的区域,是城镇、村、工矿的合理隔离带。规划城乡建设用地限制建设区37955.82公顷,主要包括耕地、林地、风景名胜用地区等。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区域;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双重约束,禁止城镇、村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控制线性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规划中已列明、且已安排用地布局的线性建设项目,按符合规划处理,规划中未列明、或虽已列明但未安排用地布局的线性建设项目,须由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开展项目选址和用地专家论证,论证通过后方可审批。
四、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项建设开发的区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主要河流的蓄滞洪区。规划到2020年,君山区禁止建设区面积为2381.61公顷。其中,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禁止建设区面积为38.25公顷。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建设与开发活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区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建设项目用地,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项目选址和用地论证,从严把关。

  

浏览次数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