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多措并举做好土地储备工作
更新时间:2015-07-28 来源:湘阴县国土资源局
湘阴县土地储备中心于2009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截止目前共收储土地147宗,面积12318亩;出让土地127宗,面积9360亩;成交总额25亿元,实现土地纯收益11.82亿元,通过土地抵押贷款支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25亿多元。《中国国土资源报》对该县土地储备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河南兰考县及省内娄底等8个县市到该县考察。
近几年来,该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土地储备工作,完善土地储备机构和编制,成立土地储备委员会,研究制定印发《湘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管理秩序的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县政府主要领导除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以外,还经常实地察看、指导地块储备情况,就规范管理提出了具体完善意见,并对我县城区及周边划定了可建区、限建区、禁建区。该县检察院、国土局联合开展了清理闲置土地专项行动,在检察院设立闲置办,共收回闲置土地17宗,面积1000多亩,收回闲置费及增值地价款近2000万元。2013年全市检察国土系统到湘阴召开现场办公会,公安局与国土局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倒卖集体土地行动,查处案件13宗,特别是对长岭12组组长带头倒卖集体土地一案进行了重点查处打击,组长被关3个多月,起到较好的震慑作用。该县法院与国土部门联合开展查处破坏耕地案件30多起。县纪委查处各类违规案件10多起,司法公证部门依法限期腾地30多起,县控建拆违的工作延伸到了边远乡镇。
该县想方设法拓展储备土地融资渠道,成功获得融资卡,成为湖南省县级储备中心中第一家持有融资规模控制卡单位。截至发稿前已从华融湘江银行贷款1.36亿元,今年与农行落实贷款2亿元。另外还通过垫资形式解决2.16亿元,较好地破解了资金瓶颈问题。
在规范操作上,严格把好“四关”。一是收储审批关。无论是工业用地还是商服居住用地;无论是单位划拔用地,还是城区基础建设;无论是交通设施用地还是自行储备用地,都必须经过工业联审会和相关会议同意,然后填写《工业收储审批表》,报经储委会领导逐一审批签字,才能进入收储程序。二是土地出让关。任何一宗土地出让,都是储备中心先拿出让方案,报经各部门参加的土地出让初审会研究,对出让宗地起始价格、出让方式、保证金、土地成本进行认真审核,再填写《土地出让审批表》,报经储委会领导逐一审批签字,才能进入挂牌出让程序。三是拍卖程序关。土地储备中心成立以来出让的127宗土地都严格遵循招拍挂程序,特别是2013年以来严格按上级要求实行了网上挂牌出让,经受了国家、省、市、县审计部门多次审计。四是资金管理关。土地储备中心成立之初,便从财政局抽调了3个专业人员担任会计,管理账务,确保资金不出问题。成立专门的土地成本核算办公室,从财政局抽调了5名同志专门负责,确保成本核算的专业性和真实性。土地一经出让,就签订协议,土地出让金一分也不能减免。如工业用地尽管因招商引资需要,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但土地出让成交价款必须全额进财政的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