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打造和谐国土“稳压器”
更新时间:2014-01-02 来源:华容县局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陲,岳阳市西境,北倚长江,南滨洞庭,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纺织产业基地县”。现辖
20
个乡镇,面积
1606
平方公里,人口
73
万,耕地面积
102
万亩。近年来,华容县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在省厅信访处、岳阳市局信访科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抓预防,控总量”的原则,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信访信息网络,
尽最大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
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稳压器”作用,营造出和谐稳定的国土资源工作环境
。
近五年,
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信访案件
58
件
150
余人次,所有信访事项得到妥善处理,办结率
100%
,历年信访数量在岳阳市国土资源系统属于较少的县市之一,没有发生进京访、赴省群体访等重大信访事件
,连续
5
年在岳阳市局信访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一
,连续
3
年获得全县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
一、“一主三辅”抓排查,确保信访苗头发现得早
构建健全的信访信息网络,是做好信访排查工作的关键所在。我局建立“一主三辅”信访排查网络:“一主”即由局班子成员和股、所长组成的信访排查主线;“三辅”即由乡村土地动态巡查信息员、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和网络信息收集员组成的信访排查三条辅线。并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抓责任落实。
作为职能部门,只有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不出现或少出现工作上的瑕疵,才能真正减少信访,甚至无信访,既做好了信访预防,又实现了源头化解。今年,我们通过开展“三提升”(提升行政效率、提升落实到位率、提升群众满意率)、“大走访”等主题活动,切实端正干部信访工作态度,提升信访工作责任意识。明确各股室、二级机构和乡镇所在信访事项处理中,从登记到呈报,从受理到答复,从交办到督办等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和各阶段的工作时限,形成各负其责、相互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信访责任落到实处。
二是抓渠道畅通。
借助县政府在全县聘请的
530
名乡村土地动态巡查信息协管员网络,定期收集国土资源信访矛盾和违法信息。同时,执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乡村信息员工作积极性,做到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矛盾。编制“华容县国土资源局群众信访一卡通”,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对于群众网上诉求由专人搜集上报。建立“信、访、电、网”的信访诉求立体表达体系,真正实现群众的话有人听、事有人办、难有人帮。今年
3
月,经治河渡居委会信息员举报,发现该居委会五组村民因不满村干部私自征转土地,全组村民准备集体上访。该局得到消息后,立即组织用地股、法规股、执法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入户上门宣讲土地管理政策,制止了违法行为,成功避免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三是抓重点排查。
信访排查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事前、放在一线、放在平时,特别是在重要活动、节庆等维稳特护期间的排查工作,更是马虎不得。为此,该局认真做到“五排查”:即每月一次的定期排查,重大节日及活动的重点排查,敏感时期及有关政策出台前的超前排查,共性问题的联合排查,突出问题的专项排查。力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防范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把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和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抓早、抓小、抓苗头”的信访排查目标。今年来,通过排查,收集涉及村民建房、征地补偿、执法监察、矿政管理等
7
个方面
13
条
意见和建议,针对意见和建议分别落实了处理措施。如,针对被征地农民普遍反映补偿标准过低和失地保险问题,该局组织相关人员到平江县、湘阴县和湖北江陵县等地学习考察,研究起草了《
2013
年华容县县城规划区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暂行标准》和《华容县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目前,两个文件已经县政府办公室下发,对缓解征地矛盾,减少征地拆迁信访案件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二、“一办五组”抓处访,确保信访难题解决得好
为提升国土资源接访处访能力,提高初信初访一次处理解决概率,减少越级上访、重信重访问题的发生,该局组建综合办公室、领导接访组、人民调解组、政策宣传组、督办组、劝返组等“一办五组”,建立信访工作内部联动机制,对重大信访问题集体研究,共商对策,合力解决。同时,建立信访预警、首问责任人、领导接访、包案处理等一系列制度,多措并举,积极处理信访问题。
一是建立台账,包案化解重点问题。
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规定,对所有来信来访群众执行登记制度,规范建立信访台帐,分类处理。特别是上级转送(交办)件和突出信访问题,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做好信访调处和人员稳控工作,确保信访案件早介入、早疏导、早处理,做到“事要解决”、“案结事了”。同时,建立领导接访台帐,每月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定时接访,采取分类约访、坐班接访、带案下访和重点信访问题随时接访的灵活方式,确保接访处访效果。今年,该局接待处理的
9
件信访案件,全部落实包案领导。局班子成员接访群众
35
人次,所接信访事项全部按时办结。
二是创新举措,积极化解信访积案。
今年,该局成立
“
三调联动
”
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人民调解制度,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软措施”,因案施策,柔性处理国土资源矛盾纠纷,特别是信访积案。如,注滋口镇舒南村沈方钦信访案,反映镇政府在
1998
年藕池河卡口扩宽时,占用舒南村集体土地进行移民安置,没有进行补偿。经查明,该安置地实际为原乡镇农科站站部土地,至今仍属镇集体所有。虽然该局依法进行了答复处理,但上访人还是多次到市、县缠访闹访。了解其因村干部竞选失败,心态失衡上访的主因后,该局工作人员先后
3
次上门调解,并会同镇政府帮助解决了村里欠其老帐问题,有效化解该信访积案。目前,该局信访积案已经全部化解到位。
三是联合处访,有效化解难点问题。
群众反映的问题一般涉及多个领域,多家部门单位,很多信访问题不是国土部门一家能处理解决好的。为此,该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促进各部门对国土资源信访的重视程度,形成工作合力。比如,在处理华容县万庾
3
家采石场加大炸药量日夜生产扰民信访问题时,该局主动与县环保局、县公安局、县安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组成联合调查组,到现场调查处理。各职能部门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分别就“放炮用药过量”、“生产作息时间”、“水源保护”、“车辆超载”、“灰尘污染”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处理和说明,使得问题快速处理,矛盾迅速化解。
三、“回访”问责优服务,确保来信来访反弹得少
为妥善处理信访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和防止重信重访发生,我局先后制定《国土资源行政问责办法》和《
回访督查办法》,
对信访工作可能出现的
8
种失职情形,进行逐一列举,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信访工作职责的行为,纳入行政问责范围,严格追究责任。同时,及时整理、归类和汇总已办结信访案件,将来信来访人员纳入回访对象,按照案件性质和信访人的住址情况,制订详细的回访方案,确保信访问题不出现反复。并针对自身管理和服务职能,从基层监督、企业服务、项目廉政、股室效能等四个方面入手,开展“四访”监督,最大限度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
一是实地督查转作风。
主要是针对基层国土资源所的监督回访。实行按季度,定期实地回访被征地群众和乡村建房农户,广泛收集工作人员履职情况和政策执行情况,切实维护群众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
二是上门走访解难题。
主要是针对用地企业的服务回访。由班子成员带队,分片包干进行走访,与企业老板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树立部门形象。仅今年
8
月,该局结合“大走访”活动,走访企业
90
余家,帮助企业办理抵押登记
10
宗,争取贷款融
资
1.2
亿元。
三是干群座谈听意见。
主要是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市场交易等重点领域的廉政回访。通过召开项目涉及乡镇、村场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收集、整理相关意见和建议,排查和防范廉政漏洞,提升预防腐败的监督管理水平。
四是电话调查优服务。
主要是针对信访案件处理和相关业务办理的效能回访。由纪检监察室对所有上访群众和服务对象,逐一进行电话回访,听取和收集来信来访或办事人员,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限时办结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按月通报,及时纠正工作失误,争取来信来访人员和服务对象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今年,因回访发现服务态度不好、工作形象不佳、工作失误等问题,
4
名相关干部受到通报批评,累计扣发个人补助
11
人次,调整工作岗位
2
人。
两年来,该局先后对结案的
26
起信访件和
34
起群众举报咨询件
、
2730
位服务对象进行了回访。其中,电话回访
1979
人次,上门回访
811
人次,回访满意率达
99.6%
。共为信访群众解决困难
20
多个,调解矛盾纠纷
32
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18
条,收到群众的感谢信及电话
50
余个,极大改善了国土资源干部与群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