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三举措抓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更新时间:2012-04-11    来源:汨罗市国土资源局

汨罗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地处湖南省东北部,辖31个乡镇场,总人口66万,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4287亩,此次将划定基本农田46725亩以上,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5.9%。2011年10月18日以来,该市围绕“四个到位”(认识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的目标,精心组织,用心服务,截至3月底已全面完成全市31个乡镇场的外业调查工作,预计8月底前可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是争取领导重视,形成工作合力。市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进行专项工作部署,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国土资源局局长和市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内。各乡(镇)相应地成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由乡(镇)长担任乡镇领导小组组长,分管乡(镇)长担任乡(镇)办公室主任,各村配备了由村主任或村支书担任的联络员和情况清楚、地形熟悉的调查向导。农业局和国土资源局在工作中,能分工协作、紧密配合,互相沟通。财政局在提供相关数据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的乡镇为了让作业人员有个相对好的工作条件,大到就餐住宿安排,小到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安排,尽可能细致地考虑到。各乡、村热情周到的后勤服务为作业队伍全身心地投入调查工作赢得了质量,赢得了时间。二是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汨罗电视台、《汨罗周刊》、红网汨罗分站等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特别突出了农村乡镇这个宣传重点。要求各乡、镇在主要公路干道刷写宣传标语,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2月15日在桃林寺镇组织召开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桃林寺镇试点动员大会”,通过宣传发动,使广大干群领会了政府工作意图,把划定工作当作一件必须做,应该做,而且要抓紧做的一件大事,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制定工作方案,加强业务培训。制订了《汨罗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原则、工作依据、组织领导、主要技术规程、工作进度安排、质量保障措施、预期成果和经费预算共10项内容。结合10月17日省厅组织召开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会议和11月18日省厅组织培训班的相关技术资料,邀请技术单位省遥感中心,对所有乡镇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掌握相关作业流程及调查方法。
(二)加强工作保障,提高工作效率。一是确保人员到位。湖南省遥感中心派出31名技术人员,与该局27名工作人员组成了18个外业组和1个内业组。每个外业组由专业技术人员、乡镇所工作人员、乡村向导等人组成,一般为4-5人。二是确保经费到位。制定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经费预算方案,主要包括前期费用、落实基本农田地块、设立统一标识、建立数据库以及农业部门土壤检测费用,共计390万元,市财政根据预算安排,在耕地开垦费中列支。三是充分利用基础资料。收集了2010年度变更数据库、高分辨率,最新时相卫星影像图、规划资料、农户承包直补信息资料、乡镇所、村干部联系信息等相关资料。通过调取农户承包直补信息资料,能够直接了解农户的信息,克服语言沟通上的困难,不必要当地村民一笔一画地在纸上写,节省了调查时间。另外,对全市原有可利用的42块保护标牌进行翻新,内容按照统一模式进行更新,既赢得了时间,又节约了经费。
(三)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质量。一是实行分级管理。整个调查队伍由18个外业组和1个内业组组成,组员对组长负责,乡、村、所具体负责协调、联络、服务等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调查资料记录,整理,归档等工作,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明确。二是先行试点,逐步推进。12月份在桃林寺镇开展了试点,组织各小组长先行示范作业,通过示范作业集中解释疑难,统一标准和方法。三是建立乡、村、所三方跟班作业制度。调查队伍每到一个乡镇的辖区作业,乡(镇)政府、村、组、国土资源所都要随同跟班,现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并对作业队伍进行实时监督,确保工作质量。